NEWS

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资讯

保护文物不应该失去中国人民
发布时间:2023-6-26 14:46:29      点击次数:669

作者:天下吉金

文物保护利用是“国策”!那么文物首先是要得到保护后才可发挥利用的价值,文物如果流失殆尽何谈利用。然而在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为了保护文物所制定的文物保护规则和手段;从来都是严打文物买卖与收藏。所以在中国人民的观念中:文物收藏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情,中国人民是不许买卖收藏的,谁买卖文物谁就是倒卖文物罪!

未标题-1.jpg

 由于文物不许中国人民买卖;自然就没有了中国人民参与的收藏。文物没有了中国人民参与的收藏;自然就失去了中国人民收藏保护文物的最有效之力量。故而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最顶级的古代文物几乎到了流失殆尽的地步。

未标题-2.jpg

    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保护文物”由于制定的规则没有对症下药,所以不但没有治愈文物流失的“旧病”反而加速了文物流失的“病情”。于是保护文物实际上成了一句空话!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答案就是保护文物这样的国策大事;却失去了中国人民参与收藏保护文物的这帖唯一有效的“药方”。岂不知道:凡天下大事一旦失去了人民的力量,必然一事无成!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从未停止过,这无外乎三大原因:一是中国人民没钱收藏,二是中国人民不懂收藏,三是最为致命的;中国人民不许收藏。所以要想切实保护好文物不再流失海外,鼓励中国人民参与收藏保护文物是立马见效的灵丹妙药。

未标题-3.jpg

    我们回顾一下半个世纪以来不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文物的结果是什么?随便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由于规则错误带来的严重后果:比如上世纪的1970年6月,上海一家工艺品公司的60万件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要卖掉,公司起初定价10元钱一件。但后来经理担心价格过高外国人不愿意收购,于是索性将价格定为1元钱一件,随意挑选。但是中国人民是不许买的,只许外国人买。这消息传到了书画大师谢稚柳的耳朵里,谢稚柳当时是上海博物馆的负责人之一。谢老听说此事后,气得当场发飙,将茶杯摔得粉碎,并连叹三声:“败家子,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未标题-4.jpg

    “国宝不能如此贱卖,就算拼了命也要去争!”当天夜里,谢稚柳找来郑为、承名世、钟银兰、朱恒蔚、万育仁、黄桂芝等文物专家组成两支小队,一路由承名世带队,去浙江慈溪清理上海进出口公司存放在此地的文物;另外一路则由谢稚柳、郑为带队去上海玉佛寺存放的书画中挑选珍贵的书画。

未标题-5.jpg

    万育仁带队在慈溪的文物仓库中挑出来的东晋 王羲之《上虞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谢稚柳、郑为等人进入玉佛寺大殿里到处堆满了成捆的古画,这些古画像垃圾一样满地丢弃。郑为随手从一捆画里抽出一幅,仔细一看顿时惊叫起来:“这是八大山人朱耷的《蔡邕赋》。”而一看价格,仅标价为1元。在整个上海博物馆里,就仅有这一件《蔡邕赋》,可见其价值之高。郑为在铁架子上又发现了一幅明代唐伯虎的真迹,此外,还有大幅的唐代褚遂良真迹等重要文物。这几件被谢稚柳他们抢救性挑出来的古代书画至今依然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未标题-6.jpg

    可想而知随便的一次一元钱一幅的外销文物中就被挑出来几件镇馆之宝。那么成千上万批次流失海外的文物中;还有何其多的唐宋元明清书画流失了海外呢?当年一元人民币一件卖給了外国人,如今外国人以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一件卖还给中国收藏家。因为如今中国人民把这些当年流失海外的文物买回中国,国家文物部门便认定这些从国外买回中国的文物就属于合法的文物交易了。但是几十年前文物还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是不许买卖的,因为中国人民买卖属于倒卖文物罪。正是这样的文物保护规则导致文物先流失再回流的必然结果!

未标题-7.jpg

    再举个例子:英国的一个古董商叫艾斯肯纳齐近年写了一本自传,自传中提到他经营中国古董的五十年间共计销售了5000亿元的中国流失海外之文物。这些文物包括中国的古代青铜器,古代玉器,古代石雕,古代陶瓷,古代金银器,而且都是艺术精品。所以不妨想一想:一个古董商艾斯肯纳齐就销售了5000亿的中国文物,那么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外国古董商;一共销售了多少个万千亿的中国流失海外之文物呢?算算这笔账已经是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

未标题-8.jpg

    中国本来是世界上家底最为殷实的国家,因为中国人祖先的厚葬习俗;为中国人的子孙留下了三四千年间最值钱的大量珍宝。可惜中国人的祖传珍宝在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是不许买卖收藏保护的。而是要等到统统流失海外让外国人收藏之后;才算是名人收藏的流传有序了,方可轮到中国人民的合法买卖收藏。那么尽管这些回归的文物属于合法了,但是外国人卖出来的价格却巳经升值了几十万倍至几千万倍、甚至上亿倍的价格了。


    最悲哀的是中国最顶级的古代艺术品流失海外的时候;中国人往往是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就静悄悄的流失在海外了。当今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古代顶级艺术品概况中;了解到中国如此之好之多的古代顶尖艺术品却被外国人收藏保护和利用了!这些博物馆一年的门票收入都是几十个亿,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生意了,博物馆里的藏品给世人看一看就是财源滚滚而来,而且世世代代,子子孙孙永远依靠这个博物馆的藏品给人看看;就赚的盆满钵满。

未标题-9.jpg

    如果按照古代艺术品“图坦卡门”金质面具的一兆美元至十兆美元之价格计算,那么中国究竟是损失了多少财富?因为中国古代最顶级的艺术品无论是艺术造诣价值,无论是科学工艺价值,无论是历史考古价值都比“图坦卡门”金质面具更有价值。所以中国古代顶级艺术品的流失就等于流失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财富!

未标题-10.jpg

    本来中国古代艺术品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如果这些古代艺术品允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那么中国民间富余的流动资金自然而然就都会进入这个古代艺术品流转的畜水池。就此,也就避免了民间逐利资金投入炒地、炒房、炒生活用品引起的通货彭胀而影响民众的安居乐业。如果是允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散落民间的古代艺术品;这不但可以彻底杜绝文物流失海外,同时也为中国金融市场作出了最有效的调节和平衡。

未标题-11.jpg

    中国曾经在1993年文物局局长张德勤批准下成立了中国文物拍卖公司,先行试点开放中国明淸文物的自由买卖,这意味着中国明清文物买卖合法化了,于是就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收藏热情,就此立马杜绝了明清文物的流失海外。至今三十年来再也没有一件明清文物流失海外了,并且三十年来明淸文物反而是源源不断的回流了中国。可惜的是中国的文物资源被外国人利用赚取了几十万倍、几百万倍、几千万倍,甚至上亿倍的商业利润。因为当时中国人民不许买卖收藏的时候,中国的文物只能三瓜两枣的白菜价格就流失了海外。就像当年上海的一家工艺品公司60万幅唐宋元明清的名人书画;以统货价一元人民币一件就卖给了外国人。然而当下回流中国已经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一件了。这皆是因为不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的“文物法”所导致的国家重大损失!所以事实证明只有开放国内文物市场,鼓励中国人民参与买卖收藏文物;才是保护中国文物的最有效措施。因为除了中国以外;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买卖收藏各种文物。收藏文物才是真正的保护文物,由此证明伟大的人民才是保护文物的伟大力量。



您感兴趣的资讯
上一条: 科技鉴定不可靠 藏友应防被忽悠——瓷器热释光鉴测年代不准确
下一条:杜绝文物流失,文物流失殆尽,决策者二选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