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资讯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资讯

杜绝文物流失,文物流失殆尽,决策者二选一?
发布时间:2023-6-26 15:11:36      点击次数:699

作者:天下吉金

今天又听到讲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故事,每次听到这些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故事就是一次惨痛的教训。

未标题-12.jpg

    那么问题是已经有了这样的惨痛教训,为什么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流失的惨痛故事还在不断重复的发生,并且从来没有停止过。更奇怪的是那些掌握着制定保护文物规则的权力决策者;明明知道前车之鉴的经验教训却依然还是只喊口号;实则却是不作为,甚至乱作为。几乎一个个都不加思索地延用着原先“因噎废食”的错误规则得过且过,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吃着皇粮的权力决策者;从未真正思考过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方可杜绝文物的流失,也许文物流失与其何干,反正又不是自己家的东西!那怕追究责任;也完全推给买卖和收藏古董的人!故而几十年间延用错误规则;导致散落民间的中国文物几乎流失殆尽。

未标题-13.jpg

    其实中国改革开放后文物局也曾经有过真正干实事的决策者。比如全国人民都知道1993年国家文物局的张德勤局长;倡导了保护文物的新理念,采用了有效杜绝文物流失的新措施,他制定了客观科学的、符合人性的、必然杜绝文物流失的新规则。他的观点非常明确:想要杜绝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问题,唯有开放国内文物市场;给予文物有一条生存的活路,认为不给文物活路的规则必然是适得其反的结果!于是张德勤局长在大多数人都反对的情况下,坚决批准成立了国内文物拍卖公司,允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文物,积极依靠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来收藏保护已经散落在中国民间的文物,坚定的认识到了只有人民伟大的力量參与收藏保护文物;才能真正达到保护文物不再流失海外的意愿。

未标题-14.jpg

    “两害相权取其轻”,文物保护在国内人民手上总比流失海外好了万千倍!张德勤局长这一招就杜绝文物流失海外的立竿见影之成效;这恰恰是体现了权力决策者的重要性。只要权力决策者制定的规则正确;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故所以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张德勤局长批准:先行试点开放了明淸文物的国内市场。至今二十八年来的事实证明:自从开放了国内明清文物市场以后,明清文物不但从国外大量的回流中国,而且再也没有一件明清文物流失海外了!就此,彻底杜绝了明清文物的流失问题,这可是几十年严历打击中国人民倒卖文物的态势下;也没有解决的文物大量流失海外的难题。

未标题-15.jpg

    可惜当年张德勤局长试点开放了明清文物市场以后;没有来得及开放国内古代文物市场,因而中国古代文物依然流失不止。那么众所周知:开放国内文物市场显见成效的经验范本已经摆在那里,却为何一届届文物保护的决策者都不采纳,似乎对于古代文物流失不以为然!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百思不解!也许只有一个答案:就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文物局有绝对的权力不想改变这古代文物流失海外的状况,更有绝对的权力只须高唱保护文物的论调;发挥表面做秀的文章欺上瞒下即可,仿佛这种工作作风已然习以为常,谁也奈何不了他!故所以中国文物流失了几十年!除了张德勤局长,再也不见有人愿意纠正这个事实上造成中国古代文物几十年流失不止的错误规则!于是中国;一个原本家底殷实的文物大国;终究因为不愿意纠错而败光了丰厚的文物家底。

未标题-16.jpg

    关于“国家所有”其实就是人民所有,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的国家。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于中国人祖先留给中国人子孙的巨大财富;流失海外之损失已经难以估量!按常识而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然而偏偏文物保护的权力决策者却是无动于衷,只是中国人民见到中国文物流失殆尽;而心痛感概又有何用,因为当下老百姓是没有权力制定文物保护法之规则的。正所谓:“文物保护决策者不急 、急煞了中国人民”!

未标题-17.jpg

    综观这一百多年来;中国文物“出口转内销”的故事中都有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特点:就是无论多么珍贵的文物没有去到外国转一圈;在中国都是不值钱的!为什么不值钱?因为在中国这些珍贵文物根本没有市场,为什么没有市场?答:因为中国人民不许买卖收藏,一旦中国人民买卖收藏就是犯罪,就会被抄家!历史上曾经地富反坏右被抄家,资本家被抄家,学术权威被抄家,破四旧被抄家,投机倒把被抄家,腐败分子被抄家,总之无论牵扯什么事情都要抄家;那么古董文物就是难逃抄家的灭顶之灾了!归根结底一句话:中国文物只要原先在中国的都没有活路,而是非要外国人手上流转一圈以后;中国文物才算有了合法的资格。可悲的是不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文物的法规执行了半个世纪,不但没有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反而迫使中国文物三瓜两枣的白菜价不断流失海外;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正是因为文物在中国死路一条!故所以中国文物只能像垃圾一样流失海外寻求生路。五六十年来中国文物不断的流失海外,全部都被外国人买走收藏了。因为外国人收藏中国文物是安全的,外国的法律规定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外国人无论犯了什么罪也不可以抄家没收私人收藏的古董文物。

未标题-18.jpg

    于是天下最奇妙的事就发生了:中国文物在中国不值钱,一旦到了外国经过外国人的收藏展览、出版宣传,以及拍卖,从此这些曾经当作垃圾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立刻价格就暴涨了!有专家形象的表述这就是:“王者归来惊涛骇浪”。就此价格一飞冲天,在中国不值钱的文物立刻成为名誉天下的珍贵宝藏了!而且连原先不把它当什么好东西的中国人;也开始跟着外国人屁股后面大声叫好了!接下来中国人就开始以天价的天价从外国人那里再买回来。这当然也是因为国家有鼓励中国文物回归的光荣使命!更主要的原因是回归的文物属于合法文物了。因为外国人收藏过了;中国人民才有资格收藏了!可见中国人民是多么没有自尊的下贱收藏!更为可悲的是中国文物资源就这样被外国人利用;狠狠地赚取了中国人几十万倍至几百万倍,甚至几千万倍的商业利润。

回顾这一百多年前敦煌藏经洞王道士发现的三四万件唐人写经卷,王道士向各级清朝官员回报发现了这批珍贵文物;希望那些握着权力的淸朝官员出钱收购这批文物。然而王道士用了七年时间都没有唤醒这批清朝官员保护文物的良知。最终无奈被英国人“思坦因”买走了,以及给法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的古董商瓜分了这批隋唐经卷。当时“思坦因”以200两银子的代价,就挑选了其中一万几千件最完好的敦煌经卷;再加上500多幅隋唐佛画,合计平均只有几分钱银子一件。如今买回中国却需要一个亿一卷,当下尽管巳经一个亿一卷;外国人却还是不愿意卖还给中国。因为几万卷完整的敦煌抄经都在外国人手里,中国只剩下一些当年外国人都看不上的残卷。所以外国人知道:中国越是没有完整经卷;就越不愿意把完整的敦煌经卷卖还给中国人。再比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的一家文物公司,把抄家来的60万幅宋元明清历代名家书画;以一元钱一幅的统货价格就全部卖给外国人了!而这些当年一元钱一幅卖给外国人的历代名家书画如今以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一幅卖回中国!算一算外国人利用中国文物资源赚取了中国人多少万倍的利润。这些文物本是中国文物,为什么就不能先让中国人收藏?为什么非要让外国人收藏过后再允许中国人收藏呢!

未标题-19.jpg

    还有更大的悲哀:就是当下的外国人用那些淘汰出局的中国明淸东西,以及商业筹码的“当代艺术”大量推销给中国人,然而外国人自己却又静悄悄地买走中国最高等级的中国古代青铜器。这就是外国人在艺术品市场上又一次精心部署的“以萝卜换中国野山参”的战略计划。近十年外国人正在得意地实施着:卖掉一件明清官窑瓷器的几个亿,就买进十件“上上等”的中国古代顶级青铜器!如此外国人买进后收藏着,赏玩着,几十年后或者一百年后,这些中国古代顶级的青铜器就如同“图坦卡门”金质面具那样千亿、万亿、万万亿美元一件的价格了。到那个时候中国人不知道会哭吗!是不是后悔当初无奈中国不许买卖收藏而被外国人收购了。

未标题-22.jpg

未标题-23.jpg

    综上故事已然告诉中国收藏家必须明白:如今拍卖市场上外国人极力推销到中国来的明清文物与当代艺术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外国人不但舍不得卖给中国人,反而还在静悄悄地收购那些中国人不敢买卖收藏的中国古代最顶级的艺术品。因为无论多么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在中国就是没有市场活路的垃圾货,然而流失海外以后就成为“图坦卡门”金质面具一样的宝物了。这就是外国人在艺术品市场上实施的“萝卜换野山参”的计划,这就是因为不许中国人民买卖收藏的规则;所导致败光中国家产的严重错误。按常识来讲:宝物当垃圾一样流失海外,难道就不能让中国人民来收藏保护吗!“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尽管简单朴素,但永远是真理!


您感兴趣的资讯
上一条: 保护文物不应该失去中国人民
下一条:权力与责任必须对等、方能实现保护文物的目标

返回列表